德联资本樊雪松:想做好农业科技投资,要深入田间地头做调研、理解场景
2022-06-05 14:33:22.0
近日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,我国发布了首个智能农机技术路线图。作为智能农机产业的典型科研成果,中科原动力自主研发的无人农机产品再次吸引市场广泛关注。
将智能农机产品推向实践应用的中科原动力,也获得投资机构的持续青睐。今年2月,中科原动力获得数千万A+轮融资。本轮融资由创世伙伴资本(CCV)领投,老股东祥峰投资、德联资本跟投。不到一年前的2021年6月,中科原动力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祥峰投资、富邦高投、德联资本等。
“农机作业无人化是农业产业进步、效率提升的基础和保障,而农业无人化的实现,需要在众多作业区域、作业场景、作业环节的长期技术磨合、算法优化。中科原动力这样有高配人才体系、怀抱产业理想并且具有强大技术积累的团队,是我们所看好的。”谈及对中科原动力的投资,德联资本执行董事樊雪松如是评价说。
据了解,中科原动力孵化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,是一家全栈式农田作业机器人产品服务提供商。目前,中科原动力已经推出北斗农机无人作业系统、智牛号无人作业智能农机等农机无人作业产品,在东北、北京、华北等地参与大田粮食与经济作物耕种管收全过程,累计无人作业数十万亩。
在樊雪松看来,无人驾驶技术在农业场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。而对农业科技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,需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去理解场景、做调研、跑算法,这是能够把事情做好的核心。
聚焦百亿级农业无人驾驶市场
谈及德联资本最初投资中科原动力的来龙去脉,樊雪松回忆称,团队最初是在无人驾驶领域进行投资布局,涉及感知、决策、执行端的多个环节。
德联资本在去年参与到中科原动力的A轮融资中,并在今年对公司持续加注。“随着最近一两年中科原动力算法和产品的不断优化,团队无人农机产品在农场上量后,公司营收预计会迎来爆发增长。”樊雪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。
他透露,目前中科原动力成长速度很快。在今年初的A+轮融资时,中科原动力的估值已经较去年翻倍。最近,中科原动力又在进行新一轮融资,一家国内排名前三的券商机构旗下基金有意参投,其给出的估值较年初的公司估值又有翻倍的增长。
在选择应用场景时,考虑到无人驾驶乘用车的商业化周期可能会相对较长,相关政策约束也会更多。团队将目光锁定在无人驾驶商用车市场,考察一些市场体量中等且有一定特色的应用场景。在跟矿山、港口等场景比较之后,团队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农业无人驾驶赛道。
经过一番系统研究,德联团队发现,农业场景自身有一定特点,赛道企业也能够形成相应的技术壁垒。比如在感知层面,常规无人驾驶的感知手段包括激光、视觉、毫米波等。但农业无人驾驶场景中,受扬尘、泥土、阴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,感知手段跟常规无人驾驶会有较大差别。在决策和执行层面,农业场景所用拖拉机的驾驶系统、底盘线控系统跟乘用车相比也不太一样。
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,农业无人机场景的需求非常刚性。”樊雪松说。但当时团队最大的顾虑是,农业无人驾驶赛道本身是否有属于这个场景的门槛,可以让赛道中的公司走得更远。还是说未来无人驾驶乘用车成熟以后,就可以降维应用在农业领域。
因此,农业无人驾驶有自身场景特点和壁垒,并非其它赛道无人驾驶企业能够短时间跨界涉足。从市场规模角度来看,中国大概有20亿亩农地,如果每亩地农机耕作服务的价格在几十块,整个市场规模将在数百亿,是非常巨量的市场。
深入田间地头理解场景
瞄定赛道之后,最重要的便是挑选其中的优质赛手。
“我们最早接触中科原动力这个项目,是被他的团队所吸引。”樊雪松说。据了解,中科原动力孵化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,团队来自清华、美国加州伯克利、日本早稻田等国内外高校,1/4具有博士学历,1/5具有海外留学经历,技术能力覆盖无人驾驶全栈。
樊雪松非常欣赏中科原动力的创业团队,但当时还是对农业场景理解不够深入。几番沟通后,他便动身前往东北农场进行实地调研。
这是一场奔波辛苦但又收获满满的调研,樊雪松先从北京坐飞机到齐齐哈尔,再由当地工作人员开车接送,行驶约一两个小时,到达当地农场。“我们去了三四个农场,都是管理几十万亩地的那种大农场,然后又在当地的农场县城转了转。当你深入到田间地头,确实会带来更深切的感受。”樊雪松说。
一方面,樊雪松观察到当地很多乡村缺少年轻劳动力,人口流失比较严重。许多有经验的老机手,基本都在四五十岁的样子。并且由于长期驾驶农机,腰伤较为普遍。无人驾驶农机在当地的使用将极具价值,能够帮助提高农田作业效率,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。
另一方面,在跟老机手交流的过程中,樊雪松发现,想做好农业无人驾驶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,系统算法的很多细节设计,需要切身蹲在农场、理解农业才能做好。
比如,农田虽然看起来平整,但其实地里有很多小坑。在下雨之后形成水坑,会导致周边的土地变得很黏。如果耕种时车开过这样的水坑,很容易就陷在里边。对有经验的老机手来说,他会敏锐感知到是走进了水坑,便把犁提起来,绕过水坑继续开。当机器面对这种情况时,如果在算法上没有提前进行设计,它可能会越黏越使劲,最终越陷越深。
“在几百亩的大田,通常离地边都很远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想把车拉出来,也是件很费力的事。”樊雪松说。所以对农业科技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,都需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去理解场景、做调研、跑算法,这是能够把事情做好的核心。